北京法官应邀参加2013年法律语言高端论坛
2013-10-23 来源: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2013年10月19-20日,北京市高级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教育培训处处长吴久宏、海淀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鱼水、高院教培处助理审判员苏煜、李旭、二中院劳争办助理审判员刘艳、朝阳法院双桥法庭法官助理李静应邀参加了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2013年法律语言高端论坛”。
此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主办,是国内法律语言学界最为权威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法律语言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74人参加了研讨。
吴久宏应邀作了“专业化与大众化:法官司法语言系统化培训模式研究”的主题演讲。她以法官司法语言的界定为切入点,分析法官司法语言专业化和大众化的特性,引入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理论和系统培训方法,提出以系统论思想构建法官司法语言系统化培训模式,并以北京法院青年法官培训为例,介绍北京法院开展青年法官司法语言系统化培训的流程管理、内容、方式等要素与运行机制,最后从加强与理论研究界的联系、强化法律语言的应用法学研究、完善推广系统化培训模式等角度展望了法官司法语言培训工作。
宋鱼水以“论司法实践中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的生长”为题应邀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从当事人的商人文化与法律语言的相互促进、诉讼中的裁判知识与语言、合议庭合议与判决书写作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进而得出法律体系体现为包括司法领域在内社会各领域的法律发展,法律语言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成长环境,我国司法制度发展和法律语言兴盛需要包括法官在内社会各界积极推动的结论。
刘艳法官提交了题为《司法实践中法官庭审语言的规范和技巧》的论文,从法官庭审语言的概念及特点、法官庭审语言的要求及司法实践中庭审语言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规范法官庭审语言。
北京法官紧扣本届论坛“法律”、“语言”、“法律人”的主题所发表的演讲、提交的论文,成功地展示了北京法院在法律语言应用、培训系统化方面所作的探索实践与思考,体现了北京法官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在法律语言学这一法学与语言学交叉学科中的研究水平,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梅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