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量:9020428325

首页-法院要闻-法院要闻-正文

开庭公告
开庭公告
减刑假释类公示
其他
全站检索

北京法院“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帮扶第97名受益者入读培智学校

2014-11-03  来源: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法院少年庭在对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件调解结案后,成功帮助家境贫困、智力残疾的未成年当事人小芳(化名)入读当地培智学校,并发放救助金8千元,专用于资助小芳的学习费用。据了解,小芳已经是北京法院适用“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开展救助以来第97名受益者。日前,该案承办法官和小芳家人一起将小芳护送到学校,小芳眼含热泪向法官深深鞠躬,她的舅舅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连声道谢:“感谢法院,你们真是孩子的救星!” 
  小芳今年10岁,智力残疾三级,仅能数到十以内数字。2009年,小芳爷爷去世,留下某村两处房。奶奶与姑姑住一处,小芳与父亲和智障母亲住在另一处。父亲身体羸弱,2013年不幸因病去世,母亲也经常有病,靠在村里打扫卫生养家糊口。2014年,奶奶诉至法院要求分割房产。受理案件后,通州法院法官多次来到小芳家做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调解解决纠纷。随着办案的深入,法官还了解到小芳由于智力障碍问题,根本跟不上所在普通小学的学习进度,困窘的家庭经济状况又无力送其去特殊教育学校读书。针对上述情况,为帮助小芳接受专业特殊教育、增强自信,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通州区法院及时通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提出“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申请,并积极联系通州区培智学校,最终妥善落实了小芳入学事宜。
  自2008年起,北京高院积极争取到多方社会力量的支持,先后与全国律协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全国性公益性非政府组织“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基金”。6年来,全市相继有17个法院对来自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0余名特困涉诉未成年人给予了总计人民币802000余元的救助金。他们当中既有来自汶川灾区的留守儿童,也有孤贫、残障少年;有的未成年人居住偏远,不方便领取救助金,少年法庭法官克服结案任务重、路途遥远等困难,亲自赶赴当地将救助金送到未成年人手上。据统计,在资助复学的20名未成年人中,有6人考取大学,1人考取技校,1人考取重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