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访问量:8959029380

首页-法院要闻-法院要闻-正文

开庭公告
开庭公告
减刑假释类公示
其他
全站检索

一中院法官姜颖走上新浪“慕课”讲台

2013-10-18  来源: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小心,你的微博可能正在侵权!” 在新浪的“慕课”平台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姜颖娓娓道来,讲述《微博里的著作权》。2013年10月17日,北京市一中院网络公开课正式上线,这也是全国法院系统首个法官录制的网络公开课。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防胜于审,这也是北京市一中院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创新社会沟通方式的一个新举措。
  “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简称。在全球,“慕课”吸引了数十万人的追捧,在北京,也有不少它的发烧友,不追美剧追“慕课”成为青年一代的新生活态度。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Coursera、edX、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悄然兴起,使“慕课”持续升温。在国内,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也都涉足网络公开课领域。
  姜颖法官的公开课《微博里的著作权》来源于她带领北京一中院知识产权庭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目前,在微博范围内,较为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是抄袭发布行为。根据新浪微博的统计,仅仅2013年1-7月,新浪就接到与抄袭有关的举报2939件。姜颖法官认为,微博使用者在使用微博时存在一定误区,这造成一些博友的著作权不知不觉被侵犯。而这些使用误区的出现缘于微博是新兴社交工具,微博使用者对相关法律还不了解。例如,未征得本人同意,传统媒体直接把微博内容转载到报纸上或电视屏幕上,也不为微博博主署名的行为是侵权的;把一些看着不错的文学作品或视频、画作直接转发分享在微博里,忘记署名也是侵权的,而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微博里的著作权》共有四讲:《抄袭别人的微博侵权吗》、《转发微博侵权吗》、《微博不是与世隔绝的世界》、《涉微博侵权的救济途径和民事责任》。镜头前的姜颖法官淡定优雅,讲解深入浅出。被誉为“专家型法官”的她著作等身,2012年曾被英国《知识产权》杂志评选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人物五十人之一”。姜颖法官承办过郑码输入法发明人告微软侵权案、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告鸟巢烟花侵权案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曾荣获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人才奖”、“首都劳动奖章”,被评选为北京市法院系统“先进法官”、全国“优秀法官”。
  姜颖说:“‘慕课’上有大量的青年朋友,在这里为微博博友讲知识产权,全国5亿社交媒体用户都可听见,规范微博使用是为了这个平台长久的发展。此外,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受益于互联网的分享精神,更全面的普及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这样一代年轻人的共同推动。” 
  “网络公开课是一个广泛而开放的平台,微博更是有几亿的用户,我院的这次尝试体现了我们希望和更广泛的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一中院法官在新媒体时代勇于、乐于跟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开放、自信的心态。”一中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陈锐在此项活动的新闻通报会上说。
                                                           责任编辑:梅玉兰